位置:51电子网 » 电子资讯 » 市场行情

中国芯片投资亟待内热政府宜恢复先期引导

发布时间:2008/5/22 0:00:00 访问次数:529

   巨额供需缺口背后,是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尴尬

“内地的芯片制造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,海外风险投资者们对该领域的投资充满了兴趣。近几年,他们也曾派专人考察,但由于没有发现可投资项目,被迫‘打道回府’。”美国时代创投公司董事长马启元坚定地认为,“内地继续发展芯片制造还需要‘内热’的驱动。”

  马启元是在2006年1月份上海半导体首脑峰会期间向记者表露这番话的。这位国内芯片产业界响当当的人物,既是中芯国际的发起人和推动者,也亲自参与国内多个芯片重点项目的规划。根据他的解释,所谓的“内热”应当是除了政府要拿出先行一步的项目和资金外,还要加大内地企业界和民间投资的进入力度。他认为尤其是像海信、海尔、华为这样的整机企业,在芯片设计领域具备相当实力,投资或建造一定规模的芯片生产线,不失为一种战略举措。借此,中国也可以涌现象韩国三星那样上下游完整的企业。

  事实上,自2000年到2003年的3年间,国内产业界也曾沉浸于进军芯片制造的热潮之中,当时就有专家大声疾呼:警惕芯片生产线低水平重复建设。现如今,海外的风险投资商们却开始抱怨内地没有可投资的项目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如此感慨?当时间年轮滚入2006,国内企业界和民间投资是否真能够形成芯片制造再度扩张的内驱力?诸多事实表明要实现这样的目标,中国芯片业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  依赖外来投资政府有苦衷

“在国内投资设立芯片生产线,制造成本要比美、日等国家节省30%~40%。尤其是随着境外it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加速,国内芯片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。国内芯片制造对于海外投资商而言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。”马启元评价。

  据了解,未来5年,绝大多数跨国电子公司都有将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计划,它们将会是带动国内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。马启元介绍说,仅2005年国内芯片进口就高达700亿美元左右。相比之下,2005年国内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总产值只不过70亿美元。即便是要弥补目前一半的供需缺口(350亿美元),按产能计算,国内还需要兴建约40座8英寸厂。

 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,海外以及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者们不可能熟视无睹。然而,活跃于内地的30多家海外和台湾地区的基金公司,所投资的芯片制造企业却主要是有潜力成为中国前三名的企业。“即便是有巨大的商机,在经历了网络泡沫的冲击之后,海外和台湾的风险投资商们也变得更加谨慎。毕竟他们对内地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。”中国半导体协会信息交流部主任李柯告诉记者。

  目前,海外及台湾的投资者们更倾向于投资内地芯片设计公司的中后期。马启元认为,政府必须要施行10%~15%的引导投资,才能激励企业界、民间资本以及海外风险投资商们的长线投资,增加投资者的信心。

  然而,现实却正好调了个个儿,在芯片项目的投资中,地方政府坚持“不见兔子不撒鹰”。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,在内地开发区和地方政府投资部门投资早期芯片项目有先决条件,即外资先到位。

“现在政府是有项目,缺的是大量的启动资金。”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生明感慨,“像深圳这样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城市,政府既不会拿钱来投资项目,公司成立之后也不占股。完全依靠市场融资,如果没有大量外资的引入,在深圳难以兴建芯片生产线。”

  在内地,像深圳这样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城市并不算多。然而,地方政府投资的不成文规定,却让这些城市面临与深圳相同的局面。据了解,很多地方政府对芯片项目的热情已经下降,曾经出台的支持政策(如跟进投资15%,银行贴息等)也不再实施。

  事实上,地方政府这样做也有其苦衷。李柯就此指出,内地对于芯片制造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,在中国芯片业发展最快的5年间,各大芯片项目中民营资本的投入几乎为零。在2003年前后,由于海外投资界纷纷遭遇网络泡沫,内地芯片制造公司项目均因找不到投资而被迫搁浅,扩建项目也因后续资金不足遭遇融资难题。这无疑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。

  过去投资芯片项目,单纯依靠政府的做法亟待改变。“企业界和民营资本应该在未来的芯片制造项目投资中

   巨额供需缺口背后,是国内芯片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尴尬

“内地的芯片制造还有很大的扩充空间,海外风险投资者们对该领域的投资充满了兴趣。近几年,他们也曾派专人考察,但由于没有发现可投资项目,被迫‘打道回府’。”美国时代创投公司董事长马启元坚定地认为,“内地继续发展芯片制造还需要‘内热’的驱动。”

  马启元是在2006年1月份上海半导体首脑峰会期间向记者表露这番话的。这位国内芯片产业界响当当的人物,既是中芯国际的发起人和推动者,也亲自参与国内多个芯片重点项目的规划。根据他的解释,所谓的“内热”应当是除了政府要拿出先行一步的项目和资金外,还要加大内地企业界和民间投资的进入力度。他认为尤其是像海信、海尔、华为这样的整机企业,在芯片设计领域具备相当实力,投资或建造一定规模的芯片生产线,不失为一种战略举措。借此,中国也可以涌现象韩国三星那样上下游完整的企业。

  事实上,自2000年到2003年的3年间,国内产业界也曾沉浸于进军芯片制造的热潮之中,当时就有专家大声疾呼:警惕芯片生产线低水平重复建设。现如今,海外的风险投资商们却开始抱怨内地没有可投资的项目。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产生如此感慨?当时间年轮滚入2006,国内企业界和民间投资是否真能够形成芯片制造再度扩张的内驱力?诸多事实表明要实现这样的目标,中国芯片业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  依赖外来投资政府有苦衷

“在国内投资设立芯片生产线,制造成本要比美、日等国家节省30%~40%。尤其是随着境外it制造业向国内转移加速,国内芯片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增长。国内芯片制造对于海外投资商而言无疑具有巨大吸引力。”马启元评价。

  据了解,未来5年,绝大多数跨国电子公司都有将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计划,它们将会是带动国内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。马启元介绍说,仅2005年国内芯片进口就高达700亿美元左右。相比之下,2005年国内芯片设计与制造的总产值只不过70亿美元。即便是要弥补目前一半的供需缺口(350亿美元),按产能计算,国内还需要兴建约40座8英寸厂。

 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,海外以及台湾地区的风险投资者们不可能熟视无睹。然而,活跃于内地的30多家海外和台湾地区的基金公司,所投资的芯片制造企业却主要是有潜力成为中国前三名的企业。“即便是有巨大的商机,在经历了网络泡沫的冲击之后,海外和台湾的风险投资商们也变得更加谨慎。毕竟他们对内地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。”中国半导体协会信息交流部主任李柯告诉记者。

  目前,海外及台湾的投资者们更倾向于投资内地芯片设计公司的中后期。马启元认为,政府必须要施行10%~15%的引导投资,才能激励企业界、民间资本以及海外风险投资商们的长线投资,增加投资者的信心。

  然而,现实却正好调了个个儿,在芯片项目的投资中,地方政府坚持“不见兔子不撒鹰”。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,在内地开发区和地方政府投资部门投资早期芯片项目有先决条件,即外资先到位。

“现在政府是有项目,缺的是大量的启动资金。”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生明感慨,“像深圳这样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城市,政府既不会拿钱来投资项目,公司成立之后也不占股。完全依靠市场融资,如果没有大量外资的引入,在深圳难以兴建芯片生产线。”

  在内地,像深圳这样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城市并不算多。然而,地方政府投资的不成文规定,却让这些城市面临与深圳相同的局面。据了解,很多地方政府对芯片项目的热情已经下降,曾经出台的支持政策(如跟进投资15%,银行贴息等)也不再实施。

  事实上,地方政府这样做也有其苦衷。李柯就此指出,内地对于芯片制造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,在中国芯片业发展最快的5年间,各大芯片项目中民营资本的投入几乎为零。在2003年前后,由于海外投资界纷纷遭遇网络泡沫,内地芯片制造公司项目均因找不到投资而被迫搁浅,扩建项目也因后续资金不足遭遇融资难题。这无疑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压力。

  过去投资芯片项目,单纯依靠政府的做法亟待改变。“企业界和民营资本应该在未来的芯片制造项目投资中

热门点击

推荐电子资讯

iPhone5S/iPhone5C获工信部认证
库克一直看好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,并且自去年3月以来他已... [详细]
版权所有:51dzw.COM
深圳服务热线:13692101218  13751165337
粤ICP备09112631号-6(miitbeian.gov.cn)
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
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付款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