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51电子网 » 技术资料 » 数码专栏

MP3游击战 一个产业的中国式死亡

发布时间:2007/8/15 0:00:00 访问次数:2452


    徐生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MP3行业,他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拥有三家MP3播放器加工厂。但是现在,他决定放弃这一行业另谋出路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就像坐了过山车,辉煌已经不再了。”徐生如此描述4年来自己MP3的生意轨迹。在过去的4个月中,徐生所在的龙华镇有二三十家MP3工厂倒闭。这大概占了当地加工厂的一半。“订单越来越少,价钱越来越低,大家都赚不了钱,很多同行都转去做其他生意了。”徐生说。
    
    徐和他的龙华镇的同伴们的经历是这个行业的缩影。这个曾经成长最为迅速的赚钱行业似乎正经历着一场噩梦。不过,MP3或许只是中国企业所经历的诸多产业轮回的一部分。从早期的BP机、VCD,到现在的DVD和数码相机,类似的悲剧故事在不断地上演着。
    
    游击者的战场
    
    4年之前,还是BP机生产商的徐生正面对BP机市场的衰败。他在市场上买了韩国的MP3机,在他拆开这个看起来神秘的玩意儿之后,他发觉这和他做的BP机的电路复杂程度没什么两样。几乎没有什么犹豫他就转行成为MP3的生产商了。
    
    这是一个典型的游击者的战场。韩国企业Saehan(世韩,1995年从三星分离出来)在1998年推出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,2000年MP3开始进入中国市场。与其它随身播放器相比,MP3这种以“主IC+闪存方式”制作的播放器在有着良好音质的同时,还具备了近乎完美的体积和抗震性。最主要的是,由于MP3播放器的特殊性,不用支付专利费,也没有复杂的光、磁、机、电复合生产的要求,技术门槛低,量产容易。而且,在中国,MP3歌曲内容几乎全部以免费的形式供应。
    
    这给了深圳和东莞对接MP3的绝好机会。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市场,一批市场先行者很早就开始做MP3的核心部件闪存和主控芯片的贸易,MP3生产商只需“照单抓药”,另外采购晶振、片感、片阻、耳机等等,加在一起不到20个元器件,然后找到市场上畅销MP3模具生产商提供公模,经过焊接、组装工艺,MP3就可以出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“2001年,市场上韩国MP3市价在2000元以上,我们的产品推出就比市场价低一半,迅速打开了市场。”徐生说,在2001年一台MP3最高可以赚200-300块。
    
    而徐生当年的投入大约是10万块钱,他最大的一个厂是两套打通的三室一厅。
    
    投资者正是在这个时候蜂拥而入的。仅在2002年前后,华南就涌现出了数百家像徐生的工厂那样的MP3加工厂,集中了中国80%以上的MP3产能。
    
    游戏规则开始改变了。2002年的时候,徐生们每卖一台MP3还能赚80块到90块,到了2004年,平均只有30-40块钱的利润。“现在利润高过10块就有人抢。”徐生说。
    
    这让樊文建想到了DVD。这位新科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说,一台好的DVD机在国外的零售价大约270美元,而在中国国内,一些杂牌产品也就200-300元一台。DVD在好的时候毛利率能达到30%,但是现在,企业从DVD本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赚,如果还能赚到钱的话,就是通过一些周边产品增加了一点点利润而已。
    
    MP3的中小企业主们现在的感受和当年那些DVD厂商或许一样。“10几块钱的利润是无法做MP3的”。深圳天健工业区的一家MP3工厂主说,MP3存在售后服务问题,而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的MP3工艺相当粗糙,返修率也就相当高,如果有一次返修,十几块的利润就没有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深圳宝安区的一家MP3工厂主认为,大量以游击战思维进入的投资者把MP3行业做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产业轮回宿命
    
    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上半年以来,集中在深圳、广州和东莞的中小MP3厂家已有200多家倒闭。为什么MP3制造行业躲不过“快速成长,继而快速衰败”的产业轮回宿命?
    
    一位MP3工厂主表示,大家都是“杂牌”,没有人愿意掏钱做品牌,另外,也没有人愿意投钱做技术研发。按照他的说法,即便是在外观设计上,也是仿造市场上的畅销款式,更多的是同质化的产品,当然就只能比谁的价格低了。
    
    七


    徐生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MP3行业,他在深圳宝安区龙华镇拥有三家MP3播放器加工厂。但是现在,他决定放弃这一行业另谋出路。
    
    “就像坐了过山车,辉煌已经不再了。”徐生如此描述4年来自己MP3的生意轨迹。在过去的4个月中,徐生所在的龙华镇有二三十家MP3工厂倒闭。这大概占了当地加工厂的一半。“订单越来越少,价钱越来越低,大家都赚不了钱,很多同行都转去做其他生意了。”徐生说。
    
    徐和他的龙华镇的同伴们的经历是这个行业的缩影。这个曾经成长最为迅速的赚钱行业似乎正经历着一场噩梦。不过,MP3或许只是中国企业所经历的诸多产业轮回的一部分。从早期的BP机、VCD,到现在的DVD和数码相机,类似的悲剧故事在不断地上演着。
    
    游击者的战场
    
    4年之前,还是BP机生产商的徐生正面对BP机市场的衰败。他在市场上买了韩国的MP3机,在他拆开这个看起来神秘的玩意儿之后,他发觉这和他做的BP机的电路复杂程度没什么两样。几乎没有什么犹豫他就转行成为MP3的生产商了。
    
    这是一个典型的游击者的战场。韩国企业Saehan(世韩,1995年从三星分离出来)在1998年推出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,2000年MP3开始进入中国市场。与其它随身播放器相比,MP3这种以“主IC+闪存方式”制作的播放器在有着良好音质的同时,还具备了近乎完美的体积和抗震性。最主要的是,由于MP3播放器的特殊性,不用支付专利费,也没有复杂的光、磁、机、电复合生产的要求,技术门槛低,量产容易。而且,在中国,MP3歌曲内容几乎全部以免费的形式供应。
    
    这给了深圳和东莞对接MP3的绝好机会。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电子元器件市场,一批市场先行者很早就开始做MP3的核心部件闪存和主控芯片的贸易,MP3生产商只需“照单抓药”,另外采购晶振、片感、片阻、耳机等等,加在一起不到20个元器件,然后找到市场上畅销MP3模具生产商提供公模,经过焊接、组装工艺,MP3就可以出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“2001年,市场上韩国MP3市价在2000元以上,我们的产品推出就比市场价低一半,迅速打开了市场。”徐生说,在2001年一台MP3最高可以赚200-300块。
    
    而徐生当年的投入大约是10万块钱,他最大的一个厂是两套打通的三室一厅。
    
    投资者正是在这个时候蜂拥而入的。仅在2002年前后,华南就涌现出了数百家像徐生的工厂那样的MP3加工厂,集中了中国80%以上的MP3产能。
    
    游戏规则开始改变了。2002年的时候,徐生们每卖一台MP3还能赚80块到90块,到了2004年,平均只有30-40块钱的利润。“现在利润高过10块就有人抢。”徐生说。
    
    这让樊文建想到了DVD。这位新科公司的新闻发言人说,一台好的DVD机在国外的零售价大约270美元,而在中国国内,一些杂牌产品也就200-300元一台。DVD在好的时候毛利率能达到30%,但是现在,企业从DVD本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赚,如果还能赚到钱的话,就是通过一些周边产品增加了一点点利润而已。
    
    MP3的中小企业主们现在的感受和当年那些DVD厂商或许一样。“10几块钱的利润是无法做MP3的”。深圳天健工业区的一家MP3工厂主说,MP3存在售后服务问题,而绝大部分企业生产的MP3工艺相当粗糙,返修率也就相当高,如果有一次返修,十几块的利润就没有了。
    
    深圳宝安区的一家MP3工厂主认为,大量以游击战思维进入的投资者把MP3行业做烂了。
    
    产业轮回宿命
    
    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上半年以来,集中在深圳、广州和东莞的中小MP3厂家已有200多家倒闭。为什么MP3制造行业躲不过“快速成长,继而快速衰败”的产业轮回宿命?
    
    一位MP3工厂主表示,大家都是“杂牌”,没有人愿意掏钱做品牌,另外,也没有人愿意投钱做技术研发。按照他的说法,即便是在外观设计上,也是仿造市场上的畅销款式,更多的是同质化的产品,当然就只能比谁的价格低了。
    
    七

相关IC型号

Warning: Undefined variable $stockkeys in G:\website_51dzw\www.51dzw.com\code\tech\view.php on line 152

热门点击

 

推荐技术资料

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过程
    绘制印制电路板是相当重要的过程,EPL2010新颖的理... [详细]
版权所有:51dzw.COM
深圳服务热线:13751165337  13692101218
粤ICP备09112631号-6(miitbeian.gov.cn)
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
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付款方式